联系我们:0571-87257060
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特征、历程与展望
发布: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日期:2024-05-23  浏览:107 次

一、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用实践和成就不断加强道路自信的信念和底气。在此背景下,全景式展现中国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深刻阐释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系统梳理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真实立体地展现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就、充分挖掘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深入展望新征程上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路径,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道路自信的迫切要求,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及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退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针对工农业发展失衡、城乡矛盾加剧等问题,各国都在寻求适合本国的乡村发展模式。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不同国家乡村发展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是像中国这样“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在世界发展史上尚属首次。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量研究围绕中国的乡村振兴开展了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理论探讨,包括乡村振兴的内涵阐释、历程梳理、成效评价、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乡村振兴中国道路的学理研究有助于全局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走向。为此,本文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全景式展现中国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深刻阐释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第二,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真实立体地展现中国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就,用实践和成就增强乡村振兴中国道路的自信与底气。第三,充分挖掘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展现了乡村振兴对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为全球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的借鉴意义。第四,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的新任务新要求,就如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展望,以期为新征程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二、乡村振兴中国道路的特征与逻辑

(一)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的乡村振兴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乡村振兴。中国的乡村振兴是覆盖人口规模巨大的乡村振兴,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创举。纵观国际上探索乡村发展模式的其他典型国家,英、德等人口规模不过千万级,美、日也仅达上亿级。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中国通过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此外,人口规模巨大的乡村振兴还意味着中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中国的乡村振兴并非各地区齐头并进,而是尊重区域异质性,结合各地区自身发展条件和环境差异,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乡村振兴实现分阶段有序推进。
第二,中国的乡村振兴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的乡村振兴。粮食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始终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实支撑。中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中国始终保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与工作准备,从根本上把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主动权,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三,中国的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五个振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乡村人才振兴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乡村文化振兴旨在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村生态振兴蕴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组织振兴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第四,中国的乡村振兴是以制度引领、以法治保障的乡村振兴。中国在积极实践和科学探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制度性供给,加大法治保障力度,确保中国的乡村振兴迈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2018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持续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安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法治建设方面,2021年6月中国正式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法律上明确了“三农”领域的国家职能。作为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综合发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法律,《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确保乡村振兴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更好地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二)内在逻辑
第一,乡村振兴之路是中国百年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沉淀。中华民族始终面对“建设怎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历史课题,走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近百年农业现代化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后,所提出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丰富历史沉淀的国家发展之策。中国近百年的乡村振兴实践,始于20世纪初民间乡村建设派围绕文化和教育进行农村建设的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采取“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苏联发展模式,重点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合作化改革、建立人民公社制度、统购统销和供销信用合作政策,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快速兴起,极大调动起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成就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党的十六大之后,城乡统筹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农业农村政策遵循“少取、多予、放活”的基本原则,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现财政支农,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中国进入了城乡和谐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延续。
第二,乡村振兴之路是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举。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关系也不断进行着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整。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展现出党中央“三农”政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乡村振兴拥有城市与乡村双重资源的集成,将扭转长期以来“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当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城乡关系逐步向更加健康、更加协调、更加融合的方向发展,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财政、土地、社保等配套政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通过重塑城乡关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着力解决导致城乡分割、阻碍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统一市场形成的突出问题,推动“人、业、地”城乡联动,激发乡村活力,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融合,实现城乡多维发展均衡、居民生活品质相当。
第三,乡村振兴之路是立足国情农情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扎实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维度,还体现在城乡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公共服务等维度,城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如果没有解决好农村居民的发展问题,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将迎来重大挑战。因此,立足中国国情农情走乡村振兴之路,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不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掉队,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乡村振兴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中国立足国情农情以及当前发展阶段的特征,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一)总体部署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必将对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加强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以有力举措和强大力量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进行全局性、阶段性、方向性的战略谋划与重大部署。
(二)产业振兴方面
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在质量兴农上,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农业实现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指明了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基本路径。在乡村产业发展上,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等十五个部门就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对农产品转型升级作出具体要求。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从加强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明确了工作重点。201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人才振兴方面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只有大量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助力农村不同领域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业人才的培育。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为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指导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提供了指南。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指出了分类施策、分层推进、分工协作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在主体人才上,2017年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明确了方向。在管理服务人才上,中国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分层分类分级开展农村改革服务人才轮训,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支撑人才上,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围绕“钱、地、人”等要素为农村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文化振兴方面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是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群众主体意识觉醒、解放思想、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伟大举措。在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上,国家实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对基层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资金补助,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文化生活需求。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等方面,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重点任务。在构建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上,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围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重点领域,为赋能乡村振兴作出了具体要求。在乡村道德风尚建设上,2019年10月出台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等方面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供了具体路径。
(五)生态振兴方面
生态振兴是落实乡村“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在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上,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对农业生态补贴制度、绿色农业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上,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村庄规划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改善人居环境的六项重点任务。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上,2017年以来,随着《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等有关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等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对全方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具体要求。
(六)组织振兴方面
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组织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在乡村治理上,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明确了主要任务。在基层组织建设上,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19年8月,党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专门制定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从组织领导、主要任务、队伍建设、保障措施、考核监督等方面,对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作出了明确规定。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乡村组织建设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当中。

四、中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重大成就

中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均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就。本部分遵循“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的基本原则,真实立体地展现新时代十年中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重大成就。
(一)乡村产业实现新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实现新发展。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第二,农民收入显著提升。农民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城乡关系得以改善。第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第四,电子商务重塑现代农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农村电商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乡村人才呈现新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党中央不断加大乡村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育力度,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促进人才返乡、下乡、兴乡,帮助乡村人才融入现代化浪潮,焕发乡村活力。第一,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日益健全。新时代以来,中国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二,农业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壮大。科研力量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农业从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转型。第三,农村创新创业成为热潮。在《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各种支持措施下,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研人员和乡村能人等返乡下乡创业。
(三)乡村文化蕴育新风貌
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第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增强。中国坚持公平性、普惠性、便利性与多样性的原则,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拥有乡村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同时,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供给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例如开展戏曲进村项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开通“云上广场舞”“云上合唱节”专题等,自2018年开始连续5年举办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第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第三,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弥合乡村数字鸿沟,让农民群众获取更多优质网络文化。
(四)乡村生态展现新气象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乡村生态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一,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得到了扭转,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第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
(五)乡村组织开创新局面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所在与根本保障,中国已逐渐形成乡村组织的基本框架。第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历史已经验证,中国共产党是农民的引导者、带路人,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党的领导在农村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在广大农村的根基。为加强党的领导,将“主任书记一肩挑”作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行“主任书记一肩挑”后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第二,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乡村治、百姓安,中国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乡村治理,深入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创建,基层管理服务事项细化为清单,探索出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承担事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等做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乡村治理方式。

五、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

乡村振兴不仅有助于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乡村振兴是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乡村振兴是着力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弥补乡村短板的重大举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更多元、更广泛的美好生活需求,对新时代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矛盾具有重大实践价值。一方面,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使得农村发展活力得以充分激发,农民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可以得到更好满足。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还体现在居民生活质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等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文化活动条件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农民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推进了城乡规划一体化,优化重构了城乡融合系统,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要素实现均衡配置,乡村振兴通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有效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二)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古代朴素主义强国观到当代社会主义强国观,农业在中国始终处于基础地位,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千年夙愿和理想传承。中国坚持走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农业农村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农业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全球来看,实现现代化且拥有较大经济和人口体量的国家无一不是农业强国。中国是一个人口与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超大的人口规模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即便假设到2030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70%,中国也仍有近4.5亿人生活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板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颁布相关农业农村支持保护政策不仅是为了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更是为国家现代化进程提供支撑与保障。
(三)乡村振兴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2022年中国人口达到14.12亿人,占全人类人口近1/5的中国人民创造的成就对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乡村振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一是中国将产业振兴作为基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农业现代化体系。二是重视人才的关键作用。中国把握人才这一关键性因素,营造良好的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的培养、激励、管理与保障措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全新的乡村人才支持机制。三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解放乡村群众主体思想、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四是以绿色发展作为引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通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乡村善治模式。六是中国超越了西方城乡对立和城乡割裂的逻辑。通过重塑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中国的乡村振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模式。

六、未来展望

党的二十大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前景广阔,对标新时期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展望,谱写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篇章。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形成乡村振兴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二,大力发展数字乡村,用数字化引领驱动乡村全面振兴。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数字乡村建设正在通过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交通系统提供精准农业设施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生活方式与农村治理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做出重大贡献。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赋予了农业现代化新的时代特征,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有力促进了乡村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中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巨大的数字赋能空间,数字技术通过自身具备的扩散效应、普惠效应以及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有效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应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为硬件基础,将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平台,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第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积极完善乡村振兴法治体系。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通过积极完善乡村振兴的法治体系,运用立法的手段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法制化和长期化,以法律的形式推动乡村振兴,使乡村振兴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充分发挥法治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回应并解决乡村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从全局角度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工农、城乡互促互进、共生共存,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非绝对消除其中差距,而是要打破工农、城乡之间人为因素导致的壁垒。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破除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失衡状态,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通过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等措施破除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打破乡村“人地钱”瓶颈制约,促进更多要素向乡村流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处理,谢谢。

Copyright @ 2024 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ICP备1364512493号
留言板

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 发送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