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71-87257060
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发布: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日期:2023-09-19  浏览:269 次

5月26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文,号召全国各地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浙江“千万工程”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

“千万工程”就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纵观“千万工程”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开始,浙江省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指导下,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在全省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明确要求,用5年时间,全面整治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000个左右。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0年,浙江省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按照“四美三宜”(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和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要求,力争到2015年,全省70%左右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6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两美浙江”建设。2016年,浙江省又出台《浙江省深化美丽浙江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按照“产村人”融合、“居业游”共进的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打造整洁田园,规范农家乐发展,完成农村“三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力争到2020年,全省1/3以上的县(市、区)培育成为美丽乡村示范县,并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特色精品村。

未来乡村建设。党的二十大以后,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以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为建设途径,以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为建设定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要求有农村区域的县(市、区)每年开展1—3个未来乡村建设。自2022年开始,全省每年建设200个以上未来乡村;到2025年,全省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


浙江“千万工程”的主要经验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浙江省从2003年开始,走过了20年的奋斗历程,有着许许多多好的做法和可资学习借鉴的经验,但归根一条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浙江省直部门的一位领导这样讲:“同样的二十年,浙江人能干出50年的活,太拼了!”

科学规划,政府主导。浙江省从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始,就特别重视政府主导,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力亲为,亲自抓工程的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把科学规划布局美的理念贯彻始终,以县(市、区)域为主体,全域规划、全域提升、全域建设、全域管理。

在美丽乡村建设、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中,也是通过不断修订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精品村规划和风景线规划,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示范乡镇、特色精品村创建和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同时注重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规划等的衔接,并发布了我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用规划和标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不断放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年,为更好地推动美丽成果向美丽经济转化,浙江省又推出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即“百县千碗”“百县千宿”“百县千礼”“百县千艺”“百县千集”,也是通过高层设计规划引领,各地具体实施。

统筹推进,久久为功。总书记在布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时就特别强调,“千万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各地要把村庄整治和村庄经营结合起来,改善村落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久久为功。

浙江省不断深化统筹推进的理念,要求各地把美丽乡村扩面与提质相统一、环境美与产业美相统一、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统一、形态美与制度美相统一,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统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经营,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万村景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工作,综合实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大气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方位形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

改革创新,各美其美。浙江省特别重视以改革来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先后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土地政策、财政政策、景区村庄创建、运营等配套政策,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美丽乡村建设要素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提供了新动能。

改革还充分赋予地方自主权、注重发挥地方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德清的制度改革创新、临安的村庄运营、余杭的职业经理人、松阳的古村落保护、江山的村歌文化、遂昌的农家乐综合体等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涌现了一大批如小村庄培育出大产业的长兴县顾渚村、艺术家与村民共融共生的桐庐县石舍村、名人文化带来千万财富的江山市清漾村、三驾马车拉动网红村的海宁市新仓村、村民众筹开发旅游资源的象山县白岩下村等,百花齐放、争彩斗艳。

共建共享,互促共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是农民。浙江省从实施千万工程开始,就特别注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彻始终,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农民文明素质、自我管理水平。坚持“六个互促共进”,即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建设、美丽经济、新型城镇化、社会建设、农村改革、美丽党建互促共进,展现了一幅田园风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传承创新,文化为魂。浙江省十分重视文化的保护弘扬、传承创新,坚持把文化为魂的理念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在美丽村居建设、美丽农业发展、美丽经济发展和新型农民培育中注入文化基因要素。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建设时,习近平同志就强调要处理好村庄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实施优秀文化传承“六大工程”等,要求各地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要求,强化优秀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结合,强化文化传承和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牌匾楹联等多类型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凸显浙江文脉、浙江元素,打造浙江文化金名片。

突出产业,强化运营。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坚持把美丽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持续推动下,浙江省进一步推出了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新决策,要求到2020年,累计建成10000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1000个村庄要建成3A级景区村庄。万村景区化坚持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不断拓展农业新功能,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浙江旅游的金名片。

发展美丽经济,重在美丽乡村运营。为此,浙江提出了文旅乡村运营“八个一”的举措,即制定一个有说服力、可执行的导则;培育一批专业的事专业人干的运营团队;搭建一个供需双方交流共享的平台;组建一个智库,将运营团队、村书记、文旅专家、媒体等方方面面有创意、有情怀的人才聚在一起,提供公益性的指导服务;开办一个文旅运营大讲堂;组建一个乡村文旅推广联盟;制定出台一个政策,营造良好的文旅运营环境;推出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典型。各地也非常重视和支持乡村文旅运营工作,纷纷出台扶持优惠政策,提供相关运营帮助,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获取更多收益。

如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浙江省20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千万工程”是浙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创举,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的成功实践,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遵循之道。

从乡村振兴推进的主体来讲,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一是强化整体规划。一个县(市、区)域就是一个整体,哪些村庄需要发展,哪些村庄需要合并,哪些村庄需要搬迁,都应该有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考虑。2022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主要目的也是强化以县域为主体的顶层设计,通过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县域城乡各要素、各功能、各体系之间的多元整合,促进乡村振兴。二是做好综合配套改革。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等。三是做好引导农民开展综合整治的工作。土地修复、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田园整理、生活垃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都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四是指导帮助村庄做好管理运营工作。改变千百年来的村庄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也需要从政府层面加强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注重社会参与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还可以通过乡贤回归、引进新乡贤,解决人才不足问题,而且还能带来新理念、新业态,较好地解决村庄空心化、产业空白化、运营空想化的问题,真正实现有人来、有事做,有钱赚。

从乡村振兴推进的方法来讲,科学规划引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当前各地已做或在做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划定“三区三线”,为城镇开发、农田保护和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二是编制区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条件的乡镇也应该有这么一个指导性的规划。三是单体的村庄或几个村庄融合的村庄产业发展规划,侧重于产业发展和运营,作为具体指导当地产业发展、村庄运营的规划。四是专项规划,如风景线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文物主题游径规划、研学线路规划、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

从乡村振兴推进的路径来讲,先整治后发展、先美丽后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先从农村环境整治开始,引导村民清扫垃圾、分类处理、保洁街道、整理村庄,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系统治理河流、山脉、道路、田园、院落等,修复生态肌理,让山川田野村庄都绿起来、洁起来、美起来。环境改善了,再引进懂农业农村、懂文旅、懂经营等方面的团队和乡贤,规划产业发展,谋划一二三产融合,吸引城市人才、资本、信息、科技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才能进一步拓展农村就业创业空间。

从乡村振兴推进的目的来讲,产业发展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单就乡村旅游方面,就有许多的路径、许多的模式可资借鉴,如开展乡村景区化建设,打造主题景区、主题农场;发展康养度假产业,打造温泉康养、森林康养、田园康养等,让乡村成为疗愈的圣地;打造亲子乐园、研学基地等,让家庭、孩子在田野里欢歌笑语,放空心灵;开发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强化古村落民居保护,唤醒游客乡愁记忆;拓展非遗传承和传统手工艺保护,开发文创产品,植入村庄文化,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其他如打造艺术部落、乡村创客、中药养生等。

从乡村振兴推进的手段来讲,村庄运营是根本保证。学习浙江经验,做好乡村经营,一是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懂经营、会管理、了解村庄、熟悉农民的人才。二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侧重于从在地农民中选拔有头脑有见识的年轻人才,采用集中培训和外出考察培训、适宜岗位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本土经营人才。三是积极鼓励乡贤回归和引进新乡贤,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村子里住下来,参与经营管理或委托他们运营村庄。四是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吸引城市资本、技术向有条件的村庄转移,组建村庄运营联合体。五是优化干部交流方式,鼓励相对闲置岗位的干部到村庄去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总之,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乡村振兴的伟大创举,认真领会和把握、学习和借鉴、思考和践行,对于各地做好当前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大河网新闻,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微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处理,谢谢。

Copyright @ 2024 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ICP备1364512493号
留言板

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 发送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