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71-87257060
旅居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发布: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日期:2024-04-19  浏览:174 次

根据过往国外发达国家旅游发展规律,在后工业革命时代,必然引发乡村旅游革命。

乡村旅游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城市失去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信息革命更是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造成世界性城市文化雷同化的负面影响。正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会使人类失去栖息地,乡村旅游才受到城里人青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热点。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修身养性——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最典型的旅游方式就是度假,与观光旅游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诉求不同,休闲度假者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体验原居住环境所没有的异质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旅游已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休闲成为常态,旅游就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当乡村旅游成为时尚,乡村旅居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乡村旅游未来必定走向乡村旅居时代。

01   乡村旅游的背景转化

1.从城市生活到乡村生活 
在不同的时期,事情往往在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过度和发展。从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阶段来看,前些年,处于中国城市化高潮阶段,大量居民涌入市区,步入了城居生活时代。
随着城市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城市资源逐步稀缺,城市空间趋于狭窄、城市环境越发恶化,人们开始逃离城市的压力和氛围,急迫需要一个缓解压力、释放身心的生活空间。
2.从旅游方式到生活方式
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最典型的旅游方式就是度假,与观光旅游所追求的“多走多看”的诉求不同,休闲度假者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体验原居住环境所没有的异质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旅游已然是一种生活方式。
3.从城市工作到乡村创业
村与城市功能性不同,乡村生活可以与城市生活做差异化的分工,未来乡村旅游要承担起乡村物质和精神空间存续的重任,更多地追求精神追求个性,追求与自然、生态、文化的共融,在本质上是精神相对稳定、心灵有所安放和寄托的状态,是从事创造性劳动和诗一般生活的空间。
适合那些从事文化创意、高科技、金融工作的人,也适合老人孩子,以及节假日到乡村放松身心的城市人,可同时为城市生活空间的优化扩展、城市生活质量的品质提升。事实上,从城到镇、到乡、到村,生活功能一直在强化,这是社会进步、人类觉醒的必然结果。欧美的乡村发展已经证明,其庄园就是高端人士度假的地方。
4.从乡村旅游到乡村旅居
根据过往国外发达国家旅游发展规律,在后工业革命时代,必然引发乡村旅游革命。乡村旅游源于工业革命,乡村旅游却依赖于生态革命。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城市失去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信息革命更是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造成世界性城市文化雷同化的负面影响。正是由于人们意识到环境的恶化,会使人类失去栖息地,乡村旅游才受到城里人青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热点。
乡村旅游发展是风头正劲,但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未来乡村旅游不可能是景区化发展,不可能是观光为主。事实上,乡村哪有那么多的风景,好的风景早已圈起来成为景区,有的只是生活体验。

02   乡村旅居的“六风”特色元素

观光旅游过渡为休闲旅游,现代人的旅游诉求已不再是“多走多看”,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土、俗、纯、真”的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乡村旅居也就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民宿的崛起是乡村旅居兴起的一个信号。游客喜欢有个性化气质的旅游地,异质化的旅游体验永远是最高追求,这与旅游景观价值的排他性、垄断性、唯一性是一脉相通的,如何打造一个异质化、高质量的乡村旅居目的地?离不开“六风”元素,即:田园风光、乡村风貌、民间风物、乡土风俗、民族风情和传统风味。

1.田园风光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也是很多都市人梦归田园时的憧憬。
2.乡村风貌
要还原乡村的本来风貌,避免城市化。
3.民间风物
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器﹑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三清山山茶油﹑汕头的抽纱等。
4.乡土风俗
庙会、放河灯、泼水节、 “打哄娘娘”都是不错的节庆营销噱头,亦能很好的提升游客粘性,以及对于园区的好感度。
5.民族风情
个性鲜明的服饰,多姿多彩的舞蹈,各具特色的建筑,向游客展示不同的风土人情。
6.传统风味
不同的地区可结合当地特色美食,联合各大协会和相关企业,开展“美食探索主题旅游”活动,以旅游形式全面展示乡村美食,如江西广丰县每年会在不同的乡村具备“杀猪饭”主题乡村风情游,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聚集在一起,一同体验传统杀猪场景和祭拜仪式,吃“杀猪饭”。

03   乡村旅居的生活空间构建

通过“抓配套·做主题· 促全业·惠民生”构建“生活—生态—生产—生命”的四生空间,打造乡村旅居生活场所。

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抓配套
中国农村建设随着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大的国家政策方针的引领,基本解决了入村、通村等可进入性的问题,尚且能够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需要,可是面对乡村旅游的强势进入,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可进入性较差,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的客观现实,因此要建设乡村旅居空间,首要解决的是乡村基础设施问题,营造舒适的旅居环境。
2.基于乡村文化脉络,差异性开发——做主题
我们无法摒弃乡村所依附的山水人文而“空降”诸多的想法和创意,用以承载我们所以为的乡村旅居生活,这样无异于是空中楼阁和水中弯月。所以旅居场所的构建,要基于乡村所传承的农耕文明和所处地域特有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提取相应的元素,通过具象的展示以及潜在的渗透,做一个能够主题文化突出的乡村旅居环境。
3.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实现乡村旅居生活——促全业
从乡村旅游到乡村旅居的格局趋于成熟,进而国家农业公园、有机农场、乡村民宿、乡村酒店、休闲农业庄园等新的乡村旅游业态应运而生。如何打造乡村生活空间?

在乡村空间基底条件下,因地制宜的引入适宜当地发展的旅游业态内容,比如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乡村,引入现代休闲农业、有机农场等业态;比如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闹市的乡村,引进养老社区、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业态。实现“生态引客—业态留客”的乡村旅居空间。
4.合“情”合“理”的处理好原住村民和外来旅居者关系——惠民生
乡村旅居是打造一个乡村生活形态,对于旅居的人而言,除了是换了空间环境外,更是换了一种生活心境,乡村生活更多的是体会乡村的“乡、野、俗、真”的意境。而这所有的意境也好,环境也罢,都离不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的努力。所以,乡村旅居场所的构建,要处理好原住村民和外来旅居人群的关系,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活空间。
乡村旅游的发展客观的促进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通过“绿化、美化、亮化”“厕改工程”等措施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使当地村民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目前,游客到乡村已不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被乡村的环境所吸引,在当地体验城市生活所没有的生活方式,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北京等大都市,在黑、吉、辽这样的省份,甚至出现了“候鸟式旅居”。

中国乡村有人们渴望的原生态的风景和原真性的人文,有未来最大的休闲产品。这不仅仅是乡村景观,还有天人合一的自然慢生活,古朴纯真,恬淡静谧,原汁原味,知足简单,有故事、有情怀、有交流。现阶段这种乡村生活的回归,已经从高端的小众化逐渐向中高端的大众化转换,其生活质量也有了高层次的品质。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一种根本性进步。旅游乡村生活方式的提倡和引导,会让乡村和逐渐消失的耕读文化,找回应有的价值和生命的延续。


往期推荐:

产业振兴新抓手 地方品牌物产研发销售新模式

机构总裁胡彦鹏出席网易(奉节)联合创新中心“数字文旅与乡村振兴融合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案例分享|多功能复合乡村景观带设计落地一体化服务

喜讯!我司2个伴行服务乡村获颁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中国共入选4个

 

Copyright @ 2024 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ICP备1364512493号
留言板

浙江普世文旅农创发展机构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 发送
发送